总理力挺的“工匠精神”,这家老牌阿胶企业通过这项仪式传承了66年!
12月21日,福牌阿胶神农祭祀大典在阿胶原产地、“中国阿胶之乡”—济南市东阿镇福牌阿胶的神农广场隆重举行!实际上,福牌阿胶自1950年建厂以来,集千年东阿镇工匠、技艺、器具之大成,神农一脉薪火相传,祭神农大典至今已经连续举办66年,同时也将神农的工匠精神传承了66年!
祭先祖神农——“神农一脉”薪火相承
阿胶传承人千年来奉神农为先祖、祭祀神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药王神农,即炎帝,华夏太古三皇之一,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遍尝百草,命名五谷,教人医疗与农耕,护佑农业收成、百姓健康,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而阿胶技艺实际上是神农动物炼丹术的传承,因此阿胶匠人奉其为始祖。
福牌阿胶诞生于阿胶原产地、“中国阿胶之乡”—济南市东阿镇。作为行业唯一“中华老字号”,传承三千年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科带头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先生在福胶集团考察时,曾为福牌阿胶亲笔题字——“神农一脉”!勉励福牌阿胶能够上承神农氏文化,与之一脉相承,弘扬中华民族中医药文化,并且不断谱写新篇章!
山东福胶集团自1950年建厂以来,集千年东阿镇工匠、技艺、器具之大成,神农一脉薪火相传,祭神农大典至今已经连续举办66年!
冬至日熬胶——传承千年的中医文化符号
阿胶原产地东阿镇流传着这样一曲温润动听的《阿胶民谣》:“小黑驴儿,白肚皮儿,粉鼻子粉眼粉蹄子儿;狮耳山上来啃草,狼溪河里去喝水;永济桥上溜三遭,少岱山上打个滚;至冬宰杀取其皮,制胶还得阴阳水。”
1935年前世界书局编印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记载:“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至)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漂数日,取阿井水,用桑柴火熬三昼夜,去渣滤清,用银锅金铲,……此即真阿胶也”。这些文献记载正是阿胶传承人冬至日熬制阿胶的真实写照,狮耳山、狼溪河均在福牌阿胶文化园内。
明末清初,冬至日拜祭神农、敬师奉茶、启封狼溪河和阿井水制胶的传统逐渐形成并传承至今,福牌阿胶严格的遵循了这一传统。
祭拜仪式——德载天下第一福,传承中华老字号
道光二年,道光帝钦赐圣旨,是福牌阿胶自古以来重德重行、造福人类健康的历史见证。1856年,咸丰皇帝御笔赐“福”,“福”字后成为福胶集团独家使用商标,铸就百年皇家贡胶。1950年,党和政府为弘扬正宗阿胶品牌,由国家出资在东阿镇的狮耳山前、狼溪河畔建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国营阿胶生产厂——平阴阿胶厂(即福胶集团前身)。
“……福胶航母,破浪远航;文化养生,万民同享;圣药济世,大爱无疆;振兴国药,吾祈所愿;先祖神农,鉴我衷肠……”
祭拜仪式上,山东福胶集团董事长杨福安先生宣读祭文,并率领福胶集团三级传承人进香祭拜,祈佑世人身体健康,神农精神发扬光大,再次重申福胶人将继续秉承“厚德载福”的祖训,牢记“为健康努力每一天”的企业使命,全面推进大养生战略,造福更多世人!
“福牌1856”160周年庆典——贡胶品质,国人共享
祭拜仪式后,“咸丰皇帝”、“慈禧太后”等人的亮相吸引了全场的目光,通过情景剧带领大家一起“穿越”回到了清咸丰年间:
公元1856年,咸丰皇帝宠妃兰贵人(后来的慈禧太后)患血症,即习惯性流产,经户部侍郎东阿镇人陈宗妫推荐服用东阿镇阿胶后,喜得龙子(同治皇帝)。咸丰皇帝龙颜大悦,赐下三件宝物:皇马褂一身;手折子一个(宫廷通行证);御笔亲书“福”字一个,并钦封此阿胶为“贡胶”。1950年,新中国第一家阿胶厂——平阴阿胶厂(福胶集团前身)成立后,“贡胶”也因此得以流传,依旧严格遵循“古制”,演变成今日的“福牌1856”。
今年是咸丰皇帝御笔赐福160周年,皇家百年贡胶“福牌1856”载誉荣耀上市!作为中国最早出口海外的阿胶剂型,“福牌1856”已经远销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众多国家,成为中南亚和港澳台地区华人首选,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
福牌1856独具三大优势:贡胶工艺,生产周期长达半年,温补不上火;海外畅销转内销,海外华人使用辅料配方,一斤阿胶加工六斤固元膏;鲜驴皮制作,一块是普通阿胶的两倍厚,储存时间更长。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女排夺金,郎平将“福牌1856”赠送外国朋友。“铁榔头”成了福牌阿胶最好的消费者“代言人”。
160周年庆典上,福牌阿胶公布了“四万重金全球寻找郎平同款老阿胶”活动获奖名单,来自全国34个地市、5个海外国家的用户积极参与了这项活动,并最终决选出最老阿胶等4项大奖,其中1968年的一款福牌阿胶备受关注并荣获“最长情奖”殊荣,珍藏17个不同年份福牌阿胶的消费者获得“守护者”奖。如此广范围数量多的参与者,也说明了广大用户对福牌阿胶尤其是“福牌1856”的喜爱。
敬师奉茶仪式——老百姓吃得起的好阿胶代代传承
每次的敬茶拜师仪式都是传统熬胶技艺薪火相承的见证。解放前,阿胶传承人会在冬至日宴请老师,解放后这一传统延承下来。一方面通过敬师奉茶老师傅将真传传授给弟子,另一方年也是对现代制药人的一次培训教育。
神农祭拜仪式结束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福胶集团董事长杨福安先生、福胶集团董事杨铧先生等一行5人来到邓氏树德堂堂主邓发第五代传人——邓世祥家中,向邓老先生敬师奉茶,聆听熬胶大师的教诲。
93岁高龄的邓老先生是邓家第五代传人,他的子孙都在福牌阿胶任职,与众多的“阿胶匠人”一样,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阿胶养生事业。看到杨福安等熟悉的一行人,93岁高龄的邓老先生难掩真情,话语中流露出对阿胶工艺的爱护,以及对福牌阿胶品质的期望,邓老先生最后不忘叮咛嘱咐:“要坚持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阿胶!”
古阿井、狼溪河汲水仪式——传承历史铸就正宗阿胶
启封狼溪河和阿井水仪式在敬师奉茶仪式后举行。
福牌阿胶独家拥有自古以来传统熬胶用阴阳水——狼溪河和阿井水。“阳水”乃“狼溪河水”,“阴水”乃东阿县城东南2公里处的“阿井水”。科学证明,阳水“狼溪河水”,为洪范九泉汇聚而成,重金属含量少,用其熬制的阿胶灰分含量低,夏天不变软,冬天不碎裂。在熬制过程中,狼溪河水中丰富的微量元素与阿胶中的蛋白质相结合,易被人体吸收,具有独特疗效。为了保护的得天独厚的阿井水,福胶集团建立了整套的阿井水汲水系统。另外福胶集团的中华阿胶文化园将整条狼溪河容纳其中,使其成为独家使用的熬胶用水。
传统熬胶用水、传承3000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熬胶技艺、狮耳山贡胶驴皮共同成为福牌阿胶不可复制的三大独特优势。
福牌阿胶拥有着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阿胶生产条件,传承3000年传统熬胶技艺,传承“厚德载福”的祖训,视品质为生命!1986年,福牌阿胶获全国阿胶质量评比第一名;1988年,福牌阿胶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章;1996年,东阿镇被国家命名为唯一的“中国阿胶之乡”;2006年,福牌阿胶被评为阿胶行业唯一中华老字号企业;2008年,福牌阿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2010年起,福牌阿胶产销量连续六年全国第一,连续跻身中国制药工业百强!
今年是“十三五战略”的开局年,本次祭神农大典在福牌阿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作为传统阿胶的传承者,现代阿胶的奠基者和未来阿胶的开拓者,福牌阿胶2016年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阿胶产销量连续六年遥遥领先,连续多年跻身中国制药工业百强。
今年福胶集团两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生产质量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采取七大措施增强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性,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终端养生服务,赢得了更多百姓信赖;将“助力连锁腾飞的综合资源提供商”作为全新战略定位,从活动策划、学术培训、打造爆款、单店突破、品牌共建、产品群扩建、资本扩张等八大方面全面助力连锁腾飞!除此之外,皇家百年贡胶“福牌1856”的荣耀上市更是给2016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福牌阿胶第66届祭神农大典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灿烂的文化瑰宝、精湛的民族技艺、亘古不变的追求和守护,福牌阿胶将继续秉承“厚德载福”的祖训,以“全民健康养生”为使命,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医学科技为支撑,以健康产品和服务为载体,全面推动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让阿胶文化薪火相传,引领大养生产业发展未来!
◆ ◆ ◆ ◆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搜索更多财智热文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医疗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iaohui.com/detail_9237.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0
参与讨论
最近文章
- 2018-07-11 14:54
- 2018-07-10 15:56
- 2018-07-10 14:15
-
向“江西王”冲击,看他如何并入18家连锁快速上位|智看新零售
2018-07-10 14:14 - 2018-07-03 05:54
相关文章
- 下一篇 医疗头条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