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英:中国卒中防治进展
► 崔丽英
撰写 | 崔丽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编辑 | 袁昊
● ● ●
目前,卒中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我国第一位的疾病死因。我国卒中防控现状不容乐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呈递增趋势,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规范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实施率低,健康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体育锻炼的观念有待普及。我国卒中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地域分布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农村卒中患病率、病死率超过城市。我国卒中流行病学的变化趋势,既对我国卒中防控工作提出了挑战,也为我国卒中的防治指出了方向。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严峻的卒中防控形势也带来了机遇。党和国家已意识到卒中对国家发展及人民健康带来的危害。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卒中等重大慢性疾病的筛查和干预,逐步将卒中等重大慢性疾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先后印发了《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和《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两份重要文件,为卒中防治工作在制度和政策层面提供了指导原则。国家加大了对卒中防控的投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陆续实施,“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的部分项目与卒中相关,国家为此投入上亿元经费。全国范围的卒中防控攻坚战已经打响。
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始终站在防控卒中的最前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了我国卒中防治相关指南共识,指导我国开展规范卒中防控行动。分会成员单位承担了国家主要脑血管病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更针对我国卒中的特点,开展了高水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牵头或参加的多项临床研究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杂志,如NEJM、JAMA、Nature、Circulation、Neurology、Stroke及JCFBM等。目前,我国已开展很多国际先进诊疗技术,如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取栓、复合杂交手术、颅内外血管支架置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缺血性卒中影像学评估等技术已居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卒中防控仍存在不平衡的态势,地区差异大、医院间差异大,还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卒中一级、二级预防质量有待改进,全国整体防控水平也亟待提高。
学科发展战略、目标及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卒中防控的现状,需要从整体全面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科发展,发挥中华医学会的专业学术地位,制定和推广指南共识,规范卒中防控行为。加强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宜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临床研究,为制定有中国特色的指南共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普及卒中防控宣教,缩小城市与乡村或边远地区卒中防控水平的差距,提高我国整体卒中防控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制版编辑:宋亚波 |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8年第6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创刊于1986年,为中华医学会机关报。本报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医学发展”为办刊宗旨,积极打造“中国医学学术发布首选平台”。
欢迎订阅信息导报
邮发代号:2-683;
订阅单价:半月刊,4.8元/期,115.2元/年。
咨询电话:010-85158530
投稿邮箱:cma_cmn@163.com
本文来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医疗头条立场和观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liaohui.com/detail_29141.html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客服配合您删除这篇文章。
- 0
- 0
参与讨论
最近文章
-
中国创伤救治进入新时代!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
2018-07-13 18:24 -
《Journal of Bio-X Research》创刊号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2018-07-12 22:25 - 2018-07-12 22:25
- 2018-07-12 22:24
-
「会议通知」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CGC2018)
2018-07-12 00:05
相关文章
- 下一篇 医疗头条
关注我们
